从湛江雷州流沙港出发,行船40余分钟,到达位于北部湾的桁架式养殖平台海威一号。雷州市气象局助理工程师郑万年爬上平台,迎着海风,检查监测设备。

南方+ 石磊 拍摄
“我们去年8月开始在平台上安装设备,可以监测水温、风速、压力等气象水文水质要素,形成对平台周围小气候的监测。”郑万年说。
在平台上,还配备有北斗信号接收器。“监测设备每分钟记录一次数据,每五分钟上传一次数据,传到气象部门后制作成针对性的天气预报。”雷州市气象局工程师何纯丽介绍,目前固定每周五向养殖企业发送气象预报,遇到台风、强对流天气等会加密预报。
目前在湛江,这样为海洋牧场做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已日益成为常态。
“湛江海岸线长,海洋牧场快速发展,也面临着受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大的情况,如何进行提前、精准预测预警对于海洋牧场很重要。”湛江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副主任文彬介绍。
因此,在调研各大渔业养殖企业需求的基础上,湛江初步建立起“10001海洋牧场气象保障服务体系”。

例如当地已在海洋桁架式养殖平台,逐步布设海洋养殖专业气象、海洋观测站点,并共享数据;还初步建成“岸港岛海联动、海陆空天协同”的海洋综合气象监测体系。
基于最前线的监测数据,湛江气象部门初步建立网格化海洋数字气象预报业务,空间分辨率精细至10公里,时间分辨率达6小时,预报时效最长达7天,并且研发了海洋气象数值预报模式,台风、海雾等海洋灾害性天气预报能力持续提升。
如何将预报信息有效送达企业,是需要解决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湛江气象部门研发海洋牧场智慧气象服务系统,“一企一策”服务海洋牧场企业,已开展7天气象影响趋势预报、3天灾害性天气影响预报、1天具体落区的灾害性天气影响预报和3小时短临预警信息,实现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产品实时服务。
“引入气象服务使海洋牧场更科学化、智能化、可持续化,比如了解到海浪大、水温低的时候,我们在投料的时候会延迟或减少一些,针对性科学养殖。”“海威一号”工作人员李荣柯说,通过精准气象预报,养殖户可以合理调整养殖作业,提高养殖产量,可提前采取措施应对恶劣天气、自然灾害等,降低养殖风险,还可通过监测水质和气温等参数,及时调整养殖密度和饲料投喂量,提高养殖品质。

今年2月27日,广东首个针对海洋牧场的国家级气象服务中心——南方海洋牧场气象服务中心正式揭牌。依托这一平台,湛江海洋牧场发展有了更坚实的气象保障,养殖户也能获得更精细化的气象服务,有效规避不良天气影响。